你晓得“茶中圣品”冻顶乌龙的冻顶是什么意思吗?
冻顶乌龙作为台湾着名度极高的一款茶,被誉为“茶中圣品”。在台湾还拥有着“北包种,南冻顶”的佳誉。
冻顶乌龙的劈头
一说:1855年(清咸丰年间),鹿谷乡林凤池赴福建应试,高中举人,回籍时,自武夷山带回36株青心乌龙茶苗,此中12株由林三显种在麒麟潭旁边的冻顶山上。最早是冻顶山一带茶农,以甕装茶贩售,又有“冻顶甕装乌龙茶”之称。
二说:世居鹿谷乡“彰雅村冻顶巷”的苏姓家属,其先祖于清朝康熙年间自傲陆移民台湾,自乾隆年间已往冻顶山开垦种茶。
冻顶乌龙的“冻顶”是什么意思?
鹿谷四周有一座冻顶山,属于凤凰山的支脉,海拔700米以上,终年山雾多路又滑,上山去的人都要绷紧足趾,台湾俗话称为“冻脚尖”才干制止滑下去,便有了山顶叫“冻顶”,山脚叫“冻脚”的说法。茶亦因山而名。冻顶茶产量仅限,尤为宝贵。
冻顶乌龙的口感
冻顶乌龙入口世故甘润,饮后口颊生津、喉韵幽长。
有人形貌说,喝冻顶茶的以为很妙,愈品愈有味。
老式的传统焙火冻顶茶,制法极具作风,香气慎重,喉韵十足。
冻顶乌龙莳植情况
原产地在台湾南投县的鹿谷乡,年均气温22℃,年降水量2200毫米,氛围湿度较大,终年云雾包围。茶园为棕色高粘性土壤,杂有风化金饰石,排、储水条件精良。每年采摘于4~5月和11~12月间,标准为一芽二叶,色泽苍绿,汤色呈金黄带绿,具有花香甘鲜味道。
冻顶乌龙的制造工艺
洞顶乌龙主要是以青心乌龙为质料制成的半发酵茶。冻顶乌龙茶采制工艺十分考究,鲜叶为青心乌龙等劣种芽叶,经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多次反复团揉(包揉)、复烘、焙火而制成。传统上,其发酵水平在35-50%支配。制茶历程共同之处在于:烘干後,需再反复以布包成球状揉捻茶叶,使茶成半发酵半球状,称为「布揉制茶」或「热团揉」。传统冻顶乌龙茶带分明焙火味,亦有轻培火制茶。别的,亦有「陈年炭焙茶」,是每年反复拿出来低温慢烘焙,而制出甘醇后韵十足的茶。
冻顶乌龙的选购指南
选购冻顶乌龙要注意察看它共同的品格特性。上等的冻顶乌龙茶与次品比拟,无论是外表照旧内质都有很大的不同,,此中以中心产区茶为上。其他茶区次之。上等洞顶乌龙茶有以下特点:
外表:条索紧结弯曲,色泽墨绿美丽,有灰白点状的斑,干茶有明澈的茶香。
叶底:底边沿有红边,中央局部呈淡绿色。
汤色和味道:冲泡后汤色橙黄,有像桂花香一样的香气,味道醇厚,回甘强。
冻顶乌龙既有不发酵茶的特性,又有全发酵茶的特性。茶叶极敏感,遭晒、受潮,茶叶便要变色、变味、腐坏。以是,储存时,必需像储存绿茶一样:防晒、防潮、防气味。但是冻顶乌龙比绿茶耐用,寿命较长,不藏冰柜的话,冻顶乌龙则可以保存二、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