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庄翠峰农场李翠玲(53秒丨滨州博兴李翠玲:黄土地上实现创业梦)
53秒丨滨州博兴李翠玲:黄土地上完成创业梦
齐鲁网·闪电讯息11月3日讯在传统农业向古代农业转型的紧张时期,有文明、懂武艺、善策划、会办理的高本质农夫步队需求日益急迫。滨州博兴县乔庄镇翠峰家庭农场卖力人李翠玲,从一名产业工人转型为职业农夫。经过试种新品种,提高高附加值农产物,在黄土地上完成本人的创业抱负。
前不久,在黄河岸边不远处的翠峰家庭农场,农场主李翠玲正在对直播实验的“吉宏六号”水稻举行收割,这个品种的水稻比平凡水稻的劳绩,事先了20天。
翠峰家庭农场卖力人李翠玲报告记者:“直播比平凡的插秧武艺,每亩地能浪费350块钱支配。米质还十分好,能延长20天的生长周期,关于后方小麦的提高品格和提高产量,打下了比力好的基本。”
新品种的试种,让李翠玲尝到了优点。本年,李翠玲与省水稻研讨所互助,拔取早熟优质水稻品种接纳机器直播,构建稻麦周年全盘机器化武艺。除此之外,展开的熟化“一步法”稻蟹共养武艺,每亩地不仅浪费了本钱,还增长稻田蟹产出20公斤。但是,李翠玲这位看似莳植的“老把式”,在2016年从前,照旧一名企业工人。
李翠玲说:“原本在国有企业去公司,然后本人又想干一份比力安定的遗址,以是2016年就建立了这个家庭农场。”
分开朝九晚五的事情,过外表朝黄土背朝天的生存,合法他准备在这片生疏又充溢渴望的土地上,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时,起首就碰到了来自家庭的反对。
由于履历不敷,农场建立初期,李翠玲没少栽跟头走、走弯路。痛定思痛,他熟悉到,要种地还得先从武艺学起。今后,李翠玲一脚踏着黄土地,一脚穿越于种种农业武艺培训班,开头了本人的“取经路”。最多的一年,他外出学习交换达几十次。
为推行高品格农产物,李翠玲注册了“玲卫”“乔庄黄河”等农产物商标,提高起了农产物深加工。引导周边农户提高富硒水稻、小麦、大豆莳植2000余亩,树模动员家庭农场、互助社、大户50家。客岁,他的翠峰家庭农场被评为第四批山东省家庭农场省级树模场,本年,李翠玲被评为滨州市“十佳高本质农夫”。
李翠玲说:“农业是基本,总得有人来种。农夫也是崇高的职业,就是辛劳点、累点,但累并兴奋着。学习新的武艺,新的策划理念,更好地动员各位协同致富,让农夫成为更体面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更有奔头的产业。”
闪电讯息记者 陈帅 博兴台 陶帅名 滨州报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