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龙根有株千年水仙王
浦城县是闽北茶最早有笔墨纪录的场合。在石陂镇龙根村,一株新鲜而神奇的老枞水仙穿越汗青,从古时走来。
明朗时节,笔者在浦城县当局大院,巧遇县人大副主任周俗明。他说常读《闽北日报》“问茶”周刊,十分体贴县里茶产业的提高,还告之龙根村存有一株古茶树,村里老者称是千年茶王,要我去见地一番。
4月7日,好茶的我和浦城县方志委主任涂治华、浦城县茶叶志书编纂叶中仪、浦城县农业局高等评茶师黄招龙一行赶到龙根村,在村主任引导下,目击了这株“古枞水仙王”。
黄招龙曾任县农业局茶叶武艺中央主任,几十年来努力于浦城茶叶遗址,他身带圈尺,立刻和村干部举行仔细察看丈量,后果让一切人大为惊奇:此株老枞水仙茶树生长分红五径,正中主径周长为75厘米、直径约30厘米;另四枝树径周长分散为51、50、64、46厘米,直径均超20厘米。树高约7米,树冠宽约12米。历尽光阴沧桑,仍然枝繁叶茂。可惜的是有断枝三处,此中一处新伤痕,是主人不懂茶,照旧不吝茶,我们不得而知。在黄招龙向村主任建言怎样让古茶重生时,我遂将有关数据告之周俗明,他即要求县林业局与石陂镇向导接纳办法保护“县宝”。
从未见过云云个高茶树的黄招龙欣喜地说,前一天,他于石陂镇背倚的山下乡源头村发观6株老枞水仙,最大一株高4米多,树冠宽才7米,听说已生长近四百年。云云相佐证,村里老者所言不虚。
涂治华表现,他曾在报刊阅过闽北有两株老枞水仙王:一是武夷山慧苑寺的老枞水仙“百岁香”,高3.5米,宽3.2米,誉称为八百年茶王;二是建瓯市小桥百丈岩的百丈庵有一株高约5.4米,宽约4.5米的老枞水仙,被省农科院来人查察后确定为千年“水仙茶王”。云云,以树对树参照佐证,浦城龙根老枞水仙身居“茶王弟”?照旧“茶王兄”?
查察《浦城县志》等材料可知,浦城作为福建最早五县之一,自古就是上茶飨客之乡,种茶汗青已有1700多年,三国时期就有茗饮之事,晋尚书陆迈为吴兴(浦城)县令时,用茶待客已蔚成民俗。而石陂镇地处县城东北部,邻建阳、崇安两县,上经县城过渔梁驿出中原,下通建州连东南方沿海。镇内已发觉商代、战国文明遗址16处。由此,在石陂镇发觉古茶树王,应切合汗青。
史书纪录:“宋至清,石陂割靖安、人和、总章、东礼四里地。”而龙根村与四周的大墙、老虎尾村同为人和里的主要乡村,就在石陂镇四周的几里地远。这足以分析早至商代战国,迟到宋代,人们就在这里生存。茶兴于唐,盛于宋,民生离不开茶,种田必植茶。且不说汉晋、闽国时建溪就有茶,就宋朝而言,建安府北苑茶业是汗青大提高年代。北宋建朝至今已1056年,照此推算,龙根水仙王也应高寿千年否?固然,其品种何地,久长何年,终极待农科专家论证确定。
龙根水仙,何以誉为茶之“龙根”?站在村北期盼,千亩良田的劈面,右山岩挺拔如虎,山尾有“虎尾”村。左山宏伟升沉,高岩千米,峥嵘似龙头,山包如龙节,从上下低,东南方卷曲,龙尾就是“龙根村”地点地,那株水仙老枞可巧生长在“龙尾之根”的土坡上。
龙根水仙王和神奇的龙井,可以佐证“井与茶”的同代同年。离古茶树转角小巷的村中央处,恰好有一口圆形1.5米宽、2.5米深的“龙井”。井口四周有一石龛,内有香烛。传说是建村寨时缺水,人们祈福,龙吐宝珠,构成此井。龙井和村共生,茶与人同在。这井,有伶俐的村里前人因避“龙口取水”之嫌,将“龙口井”,改称“龙品井”。一个“品”字,内在了古井与古茶万千蜜意之渊源。于是,村人尊称“龙根水仙”,同时也誉称“龙井水仙”,多美的品茗啊!
这株茶王现为一户江姓人一切,但问其茶情史况,竟茫然不知,只道是“爷爷的爷爷”所传承。村里有姓叶、李、江、季、王等,看来均为外人先厥后此相聚安家。浦城在“永嘉之乱”(308年)之前,就有大批中原人进驻,比“八姓入闽”的时间还早。走在条条古巷里,从民居修建作风虽不见封侯拜相繁华户,但也是为避乱而迁入的“诗书耕读”人家。念书、农耕、品茶,留下龙根古朴之风。
茶不孑立,我料想村里另有别的古茶树,向一白叟探询,公然自古龙冈山曾有过茶园,后不知何以旷费。至上世纪八十年代,石陂尚存五千亩茶地。白叟坦言就在两三年前,村里尚有一株老枞水仙被县里某茶农买走,但枯死他乡。呜呼,岂非那茶人不知茶树“坚忍不移,衔命不迁”的高风亮节吗?惜哉,不然,村有“姐妹茶王”多好。
叶中仪说,浦城是建溪茶的源头,“205”国道基本上沿南北古道通向,是汗青南来北往商旅之路,更是“一带茶路”。清代的袁枚写有一首《渔梁道上》茶诗:“远山耸翠近山低,流水前溪接后溪。每到此间闲立久,采茶人散夕阳西。”位于古道四周的前人能出千年茶,固然奇而不怪了。
挂点龙根村的聂支书说,浦城接近中国北纬38度神奇地带,处亚低潮季风天气区,年均匀温度17.5度,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四序明白,日照光好。精良的生态情况,向来就是茂林修竹种茶的好场合。清光绪《续修浦城志》载:茶“产西岩山、昭山者最佳”,即县城西关的莲塘镇至仙阳镇,而龙根村离西岩山不到30公里,闽中古道本身就是宋代的“贡茶之路”,种种材料可引证,龙根当有千年古茶。
龙根水仙,是龙与茶的文明交融。石陂有千年“龙根水仙茶”;不足为奇,近邻临江镇有千年“九龙丹桂王”。这不是彼苍赏给浦城人民的“宝贝双璧”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