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藏茶书籍(茶人必看唐、宋两代13本茶业著作,果断收藏!)

茶人必看唐、宋两代13本茶业著作,坚决保藏!

常有勤学的小伙伴问有道君,可否保举一些关于茶的书。但是荐书不比品茗简便,要依据对方的受教导水平、身份位置、兴致喜好各方面综合考量,才干保举出一本好书。以下有道君简便摆列唐宋两代较有代表性的茶业著作,有兴致的小伙伴可以找来看看。

唐陆羽《茶经》三卷

陆羽《茶经》于758年前后写成,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分三节: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中卷:四之器;下卷分六节: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唐张又新《煎茶水记》

张又新于公元825年前后著《煎茶水记》一卷,书中指出茶汤品格上下与泡水有干系;山川、江水、河水、井水的实质不同,是会影响茶汤的色香味的。前人对煎茶用水很考究,品水评第。

唐温庭筠《采茶录》

温庭筠于860年前后著《采茶录》一卷,《通志艺文略》作三卷,其他各书都作一卷。俟后即不见纪录,约莫失于北宋时期。《说郛》和《古今图书集成》虽有《采茶录》,但仅存辨、嗜、易、苦、致5类6则,都是记事,算计不敷400字。

唐苏廙《十六汤品》

《十六汤品》与如今茶汤审评武艺有关。这卷书起首是陶谷的《清异录》所引,并说苏廙的《仙芽传第九卷》载作《汤十六法》,约莫是从《清异录》抽出和一书的。《四库全书存目》题作《汤品》。万国鼎假定写于900年前后。

宋叶清臣《述煮茶小品》

叶清臣于1040年编《述煮茶小品》,这只是一篇510字的短篇。

宋蔡襄《茶录》

《茶录》成于皇祐(1049—53年)中,至治平元年(1064年)刻石。全书700多字,分上下两篇。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候汤、熁盏、点茶10条,论茶汤品格和烹饮办法,下篇论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9条,论烹茶所用器具。

宋宋子安《东溪试茶录》

该书于1064年前后写成,全书约3000多字,分绪论和8个标题。前5,分总叙焙名、北苑、壑源、佛岭、沙溪;后3,分茶名、采茶、茶病。

宋沈括《本朝茶法》

《本朝茶法》茶约1100多字,记叙宋代茶税和茶专卖事。

宋黄儒《品茶要录》

黄儒于1057年前后写成《品茶要录》一卷,全书约1900字,前叙跋文。此中分采造过时、白合盗叶、入杂,蒸不熟、过熟、焦釜、压黄、渍膏、伤焙、辨壑源沙溪等10节,叙述茶叶品格优劣。

宋赵佶《大观茶论》

赵佶即宋徽宗,在大观年间(1107-1110),编成《茶论》。《说郛》刻本改称《大观茶论》。全书仅2800多字。无所不有。首绪言,次分地产、地利,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色、香、藏焙、品名、外焙等20目。

宋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

熊蕃,建阳人,宣和年间,北苑贡茶极盛,熊蕃亲见事先情况,遂写此书。《贡茶录》只列种种贡茶的称呼,没有质制,蕃子克乃画图附入,共有38图。并将其父亲所作《御苑采茶歌》10首附在篇末。

宋唐庚《斗茶记》

这篇短篇400字,政和二年(1112年)和友人烹茶评比,写成这篇记。

宋赵汝砺《北苑别录》

该书是赵汝砺在淳熙十三年(1186年)做福建路转运司主管帐司的时分,为增补能蕃《宣和北苑贡茶录》的不敷而写的。全书要文2800多字。旧注约700字,汪断壕增注2000多字。

“品茗有道”自媒体一局部微信:hyn365,茶叶喜好者可交换商榷。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六堡茶配什么煮(六堡茶这些好喝又养生的搭配,你试过哪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