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云南行(四) ----云南古镇古乡村
七彩云南的特征,除了表如今天然景色外,另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明风情。这次云南之行打卡了哈尼族、傣族、佤族等的古镇古乡村,这些古镇古乡村的修建、民俗、汗青、宗教等各有特征。
普洱茶马古城景区里的古道牌坊
1.那柯里村
“那柯里”为傣族发音,“那”是“田”,“柯”是“桥”,“里”是“好”,意指土地肥美、小桥流水的抱负故乡。那柯里是古普洱府茶马古道上的一个紧张驿站,这里有保存较为完备的茶马古道遗址和马帮文明的遗址,这里曾被马帮人称为“在他乡的故乡”,是一个“让人记得住乡愁的场合”。
荣发马店,当年马帮在此休整的场合
那柯里是一个故乡式乡村,以哈尼族、彝族、傣族为主,当地人居于此中,增加了烟火气。清早,安步在村中石板小道上,可见袅袅炊烟升起,听到久违的鸡鸣声,安静而古朴。“推窗见青山,凭栏听流水,古道蹄声响,入梦那柯里”,便是很外貌的写照了。
那柯里村民居
2.碧溪古镇
碧溪古镇位于普洱市墨江县联珠镇北部,始建于明代,原名碧朔。这里也是茶马古道的一个紧张驿站,北走楚雄、大理、丽江,东走玉溪、昆明,南到普洱、西双版纳的估客、马帮必经此地。
碧溪古镇牌坊
站在街道正中的八角楼上 远眺碧溪古镇的修建
古镇居盆地之北,青山围绕,古城门、城楼、街道等保存完备。古镇的修制作型雅观,别具一格,民居多为明清时期的四合院作风,青瓦白墙参差有致、层层相依,古镇中的十字街、八角楼、青石板路等很有年代感。
碧溪古镇的八角楼和青石板道
脚踩被光阴剥蚀的青石板道,可以富裕想象以前的马帮颠末于此的情况,揣想当年这里以前的繁华和繁华。
古镇里生存的大局部是汉族,周围则几乎是哈尼族的支系,亦有零散的彝族、拉祜族,构成了多民族和谐共生的山居画卷。
3.傣族园
有人说:云南因西双版纳而出名,西双版纳因傣族园而斑斓。傣族园是体验傣族风情、徜徉版纳景色的绝好场合。这里会合展现了傣族的衣食住行、汗青文明、宗教等,是一座在世的民族汗青博物院。
傣族园内傣族旧民居
傣族园内傣族新民居
园子由5个傣族天然村寨构成,在这里可以欣赏傣族民居、庭院景色,体验傣家生存习俗,也能了解沉淀1400多年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文明。
傣族园内曼听佛塔寺
傣族园内曼春满佛寺
傣族是一个兴奋的民族,在这里到场一场泼水活动、蹦傣迪,可以忘记统统,沉溺在最简便轻松、最愉快淋漓的兴奋之中。
泼水广场的活动上演
4.温和古镇
腾冲温和古镇是一座被六百年汗青孕育而成的滇西小镇,中国第一魅力名镇。
这里火山围绕,河流围绕,古树葱郁,原住民仍旧寓居生存在这里。
依山傍水的民居
温和古镇文昌宫
麦当劳店无处不在
这里是以前的马帮重镇、东北地区出名的侨乡,古时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中原文明、西洋文明、马帮文明的会萃地。
这里有举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是出名哲学家艾思奇的故乡,是翡翠大王的故乡,也纪录了滇缅抗战的壮怀悲歌。
这里明清古修建群保存比力完备,徽派修建与中西合璧和谐相生,生态情况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世外桃源与书香烟火相伴相宜。如今的温和,没有了商贾马帮的铃声,但仍然飘溢着“耕读传家”的书香,传承着“内和外顺”的理念。
温和古镇夜景
5.司莫拉佤族村
在我国56个民族中,除了苗族、白族、壮族、回族等人数相对较多的少数民族之外,另有一些愈加小众的民族,佤族便是此中之一。佤族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直过而来的新鲜民族。在佤语中,司莫拉意为“幸福的场合”。
莫斯拉佤族村中寨村口
腾冲净水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是一个有着500多年汗青的佤族聚居村寨,寨子依山而建,有繁茂的古榕树群、成片的竹海、明澈的泉水,另有寨门、图腾、塞树、祭奠、婚丧嫁娶等民族文明习俗,无不分发着太古佤山的原始气味。
司莫拉民俗陈列馆
佤族的神树塞树
司莫拉会堂
另有千亩梯田农耕文明旅行区、美丽水稻树模区、佤族风情体验园等,实为回归故乡、轻松心境的一个好去向。
民居的墙画
农耕文明旅行区 美丽水稻树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