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宋茶(宋代茶汤居然是白色的泡沫?详解宋代制茶工艺--浅喜话宋茶(二))

宋代茶汤居然是白色的泡沫?详解宋代制茶工艺--浅喜话宋茶(二)

宋茶以汤色纯白者为上。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写道:“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地利得于上,人力尽于下,茶必纯白。”言及宋代之茶,首推建安北苑茶,《大观茶论》里说:“本朝之兴,岁修造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宋代建安团茶,全然不同今天所谓饼茶。当今六大茶类均为浸沏茶,而非唐宋年代盛行的末茶。唐代煮茶与宋代点茶,茶粉制成茶汤后,全部服食,故曰吃(喫)茶。陆羽《茶经》讲到茶饼制造:“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到了宋代茶饼制造又有了一定的提高,尤其是福建茶的崛起,让茶饼制造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而由煮茶至点茶,技法上更有新的体验。

而宋代福建茶之品种,北宋宋子安《东溪试茶录》有具体纪录:“茶之名有七:一曰白叶茶,官方大重,出于近岁,园焙时有之;地不以山川远近,发不以社之先后,芽叶如纸,官方以为茶瑞,取其第一者为斗茶,而气味殊薄,非食茶之比……次有柑叶茶,树高丈余,径头七八寸,叶厚而圆,状类柑橘之叶,其芽发即肥乳,长二寸许。为食茶之上乘。三曰早茶,亦类柑叶,发常先春,官方采制,为试焙者。四曰细叶茶,叶比柑叶细薄,树高者五六尺,芽短而不乳,今生沙溪山中,盖土薄而不茂也。五曰稽茶,叶细而厚密。芽晚而青黄,六曰晚茶,盖鸡茶之类,发比诸茶晚,生于社后。七曰丛茶,亦曰糱茶,丛生高不数尺,一岁之间,发者数四,穷人取以为利。

除白叶茶树种语焉不详外,事先树种最佳者,为大树茶,而低矮灌木茶为事先所不取。“树高丈余,径头七八寸,叶厚而圆,状类柑橘之叶。”这个形貌显然与今天古树茶乔木大叶种完全一样。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二》:“建茶皆乔木,吴、蜀、淮南唯丛茭罢了,品自居下。”宋梅尧臣《次韵和再拜》:“建溪茗株成大树,颇殊楚越所种茶。”也就是说,宋代福建团茶的质料,多为乔木茶叶,而非灌木茶,这与唐代贡茶,主产于江南的茶叶区别宏大。

白叶茶珍稀水平好像龙井十八棵茶树寻常,《东溪试茶录》中纪录具体,茶树主人出名有姓,事先仅有十四株。因宋茶尚白,而白叶茶树种共同,天生茶叶偏白,可谓此中上上乘。北宋蔡襄条记中纪录:“王家白茶,闻于天下,其人名大诏。白茶唯一株,岁可作六、七饼,如五铢钱大。”一棵茶树即可制茶饼,且颇出名。鉴于白茶制造只取最嫩的水芽,相较今天采茶,产量显然偏低。而其树种性状,历经千年流变,已然渺不成考。《大观茶论》言:“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尔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芽英不多,尤难蒸培,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此白茶指白叶茶,制成茶饼则如玉石寻常,温润俗气。现在天六大茶类之白茶,虽同产自福建,但并不是同一地区,其树种与宋代白叶茶树并无干系。且今天白茶为晒青,名曰:白毫银针、寿眉、白牡丹。与宋代制茶工艺全然不同,更不克不及以今天之白茶同等宋茶。

据宋代《北苑别录》纪录,宋代团茶制茶工艺共分八步:采茶、拣茶、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

福建茶抽芽较早,采茶时浪费在惊蛰,须在日出之前。《大观茶论》载:“撷茶以拂晓,见日则止。用爪断芽,不以指揉,虑气汗熏渍;茶不鲜洁。故茶工多以新汲水自随,得芽则投诸水。”《北苑别录》分析缘由:“采茶之法,须是侵晨,不偏见日。侵晨则露未晞,茶芽肥润。见日则为阳气所薄,使芽之膏腴内斗,至受水而不光显。”而此书中又详述茶怎样拣芽:“有小芽,有中芽,有紫芽,有白合,有乌蒂,此不成不辨。小芽者,其小如鹰爪,初造龙团胜雪、白茶,以其芽先次蒸熟,置水盆中,剔取其精英,仅如针小,谓之水芽。是小芽中之最精者也。中芽,古谓之一枪一旗是也。紫芽,叶之紫者是也。白合,乃小芽有两叶抱而生者是也。乌蒂,茶之蒂头是也。凡茶以水芽为上,小芽次之,中芽又次之,紫芽、白合、乌蒂,皆地点不取。使其择焉而精,茶之色味无不佳。万一杂之以所不取,则首面不均,色浊而味重也。”宋代最顶级的茶饼,均是以水芽制成,故而产量极低,价格极高。

蒸青工艺在古时颇为广泛,现在天颇为稀有,仅有一局部产地制造绿茶保存。就唐宋茶饼其实质而言,为蒸青绿茶,以新茶为佳。蒸茶也有其光阴:“然蒸有过熟之患,有不熟之患。过熟则色黄而味淡,不熟则色青易沉,而有草木之气。唯在得中为当也。”---《北苑别录》

榨茶,即将蒸熟的芽茶压榨去汁。《北苑别录》载:“茶既熟,谓之茶黄。须淋数过(欲其冷也),方上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水芽则以高压之,以其芽嫩故也)。先是包以布帛,束以竹皮,然后入大榨压之,至中夜,取出,揉匀,复如前入榨。彻晓奋击,必至于干净尔后已。盖建茶味远力厚,非江茶之比。江茶畏沉其膏,建茶恐怕其膏之不尽,膏不尽,则色味重浊矣。”这一做法可谓前无前人后无来者,虽后代多有诟病,但是却可以立刻去掉茶叶的酸涩味。制茶之后,仅仅数日,便可直供汴京。并且事先仅有福建产的茶,方能担当这道工序。北宋黄儒《品茶要录》跋文纪录:“昔者陆羽号为知茶,然羽之所知者,皆今之所谓草茶。何哉?如鸿渐所论‘蒸笋并叶,畏流其膏’,盖草茶味短而淡,故常恐去膏;建茶力厚而甘,故惟欲去膏。

南方茶叶屡屡醇厚,茶树越往北边,越是薄嫩。至今长江流域以及更北所产的茶叶,都不如福建至云南一线所产茶叶耐泡,便是这个真理。而小型灌木茶,与大树乔木茶,茶气更是有宏大不同。现在普洱茶崇尚陈茶,也是新茶茶气过重的缘故。而宋代尚未有陈化转化的办法,以是榨茶,是其探究出来的不错选择。榨出的汁液或有人说可以熬成茶膏,但是并无确切可考。假如说糜费了养分物质,今天的沏茶,茶渣之中也有多量养分物质尚未析出,糜费比宋朝有过之无不及,只能说年代选择云云,既然制茶优秀,只需安心消受即可。

在榨茶的历程中,茶叶丧失多量叶绿素,茶色减淡。宋茶茶汤纯白如雪,大概与此工序有一定干系。也有约莫与事先福建产茶之地树种有关。如今天本抹茶不成谓不精致,但是茶汤照旧绿色,翻阅宋代团茶制茶工艺,与抹茶唯有树种与榨茶这两处分明区别。

榨干之后,必要反复加水研磨细碎,便是研茶。加水研磨至水干,称之一水。再加水持续研磨,云云反复。顶级贡茶“龙团胜雪”、“白茶”必要研磨十六水。此中所泯灭人工之巨,不成想象。而贡茶其次也必要十二水,质量仍旧远超凡品。《北苑别录》形貌:“研茶之具,以柯为杵,以瓦为盆,分团酌水,亦皆多数。上而胜雪、白茶以十六水,下而拣芽之水六,小龙凤四,大龙凤二,其他皆十一二焉。自十二水崦上,曰研一团。自六水而下,曰研三团,至七团。每水研之,必至于水干茶熟尔后已。水不干,则茶不熟,茶不熟,则首面不匀,煎试易沉。故研夫尤贵于强有手力者也。

《大观茶论》一言以蔽之:研膏惟熟。即宋代茶粉精致,在制造茶饼阶段就以前细细研磨,点茶之前用石磨磨粉则事半功倍,其后果远胜于石磨直接研磨散茶。

研磨之后,然后压饼。宋代团茶模具屡屡为银质,也有竹制、铜制,把戏多样。最为出名即龙凤团茶,其轻重约在一寸五分至三寸之间,宋代一尺与今天略有差别,依据事先一尺长度推导,茶饼轻重约为今天五至十厘米罢了。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建州岁贡大龙凤团茶各二斤,以八饼为一斤,仁宗时,蔡君谟(即蔡襄)知建州,始别择茶之精者为小龙团十斤以献,斤为十饼。”宋代一斤也不同于今天一斤,查录宋代一斤分量,可知一饼约六十至八十克。而模具上斑纹繁复,仅有研磨充足精致,方能纤毫毕现。

压饼之后,尚有最初一道工序--过黄。过黄即干枯的历程,但是其工序却并不简便。《北苑别录》形貌:“茶之过黄,初入烈火焙之,次过沸汤爁之。凡如是者三,尔后宿一火,至翌日遂过烟焙之火,不欲烈,烈则面炮而色黑。又不欲烟,烟则香尽而味焦。但取其温温罢了。凡火之数多寡,皆视其銙之厚薄。銙之厚者,有十火,至于十五火。銙之薄者,七、八、九火至于十火。火数既足,然后过汤上出色。出色之后,当置之密室,急以记扇扇之,则色泽天然光莹矣。”最初烤干的时分,火不成过大,必要冉冉干枯。不克不及有烟,烟也会侵染茶气。茶饼厚的,焙干必要的时间长,而薄的必要的时间短。贡茶屡屡颇费光阴,宋代庄绰《鸡肋编》纪录:“官焙有紧慢火候,慢火养数十日,故官茶色多紫。官方疲劳养火,故茶虽好而色亦青黑。

云云产自建安的茶饼才算终极完成。怎样才是一个上好的茶饼,《大观茶论》总结:“色莹彻而不驳,质缤绎而不浮,举之凝结,碾之则铿然,可验其为极品也。”固然宋代以团茶为主流,而这并非宋代茶产业的全部。通读数篇宋代茶书,无一例外是讲建安茶。然汗青的细节,屡屡未必在专业著作之中。从一首诗讲起——

南宋周必大《胡邦衡生日以诗送北苑八銙日注二瓶》:“尚书八饼分闽焙,主簿双瓶拣越芽。”注意此中所用词汇,闽地所产为饼,越地所产为芽,且需瓶装。宋代好像今天,举国各处均有茶山,一定有各地特征。除下团茶,散茶产量也颇高,同为大宗食品,国之经济命根子。

欧阳修《归田录》载:“腊茶出于剑、建,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为第一。自景佑已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造尤精……其品远出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并有《双井茶》诗一首。此中言及“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显然双井茶为芽茶。最初讲:“岂知正人有常德,珍宝不随时变易。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虽有龙凤团茶高尚典雅,但是欧阳修照旧喜好故乡所产双井草茶,并喻人之品德。

《宋史·食货志》纪录:“茶有二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蒸造,实卷模中串之,唯建、剑则既蒸而研,编竹为格,置焙室中,最为精洁,他处不克不及造。有龙、凤、石乳、白乳之类十二等,以充岁贡及邦国之用。其出虔、袁、饶、池、光、歙、潭、岳、辰、澧州、江陵府、兴国临江军,有仙芝、玉津、先春、绿芽之类二十六等,两浙及宣、江、鼎州又以上、中、下或第一至第五为号。散茶出淮南、归州、江南、荆湖,有龙溪、雨前、雨后之类十一等,江、浙、又有以上、中、下或第一至第五为号者。

由是观之,宋代的茶大抵可以分为三类。第一,产自福建的团茶,既蒸而研,为朝野最为推重之茶。第二,产自举国数州的团茶,蒸而不研,好像唐代《茶经》中叙说。第三,散茶,即平凡蒸青绿茶,官方多量存在。而浙江兼有蒸青团茶与散茶。日本荣西僧人公元1191年(宋绍熙二年)所著《吃茶养生记》,为日本茶书鼻祖,此中纪录可以佐证:“见宋朝焙茶样,朝采即蒸即焙,懈倦怠慢之者,不为事也,其调火也,焙棚敷纸,纸不焦样,光阴焙之,不缓不急,竟夜不眠,夜内焙毕,即盛好瓶,以竹叶坚封瓶口,不令风入内,则经年事而不损矣。”由此可见,日本抹茶在工艺上与宋代福建茶关联仅限,与浙江茶血缘深沉。这与日本僧侣多往浙江禅寺求取佛法有关。宋代寺庙多有茶会,茶禅密不因素。以此契机,抹茶东传外洋,在东灜由寺庙传至官方,这令其显现就带有禅宗的烙印。而茶在中国提高,多为显贵之茶、文人之茶,对茶之了解,两国由此开头分野。

自唐而宋,无论团茶散茶的制造,主要为蒸青。宋代虽有浸泡煮茶者,而主流为末茶,无论团茶、散茶皆可磨粉点茶。直至明清之际,方有炒青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即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黑茶、黄茶等诸多茶类应运而兴。其工艺或是古已有之,屡屡藏于深山无人识,未能彰显于世。或是偶然中新创,隐隐有花果草木之香,颇见光阴。制茶工艺最初来自何处,温故知新,回望宋茶,以及整个末茶盛行的年代,或于今天有所启示。

| 图:泉源于网络 |

| 文:淺喜原创 |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七年老白茶白毫银针(家里的白毫银针放了8年,还能喝吗?白茶到底是不是越久越好?)
下一篇:茅山白茶要洗茶(茶叶鉴别技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