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溧阳 品三绝
文 / 言和意顺
约莫很长时间了,在电视节目插播的一系列烦人的倾销中,常州溧阳的那则倾销却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并且特别记取了此中的三句词语:"赏天目美景,品溧阳白茶,尝砂锅鱼头。"虽说半信半疑,可向往之心已渐天生。
当我终于有幸到溧阳走了一遭,始知电视中的倾销用语并无虚伪夸大之意,湖景,白茶、砂锅鱼头,的确是上天赐予溧阳并取得富裕开发的三大品牌。
记得那天抵达溧阳已是中午三点,顾不得旅途劳累,便兴急遽融入山光水色之中。溧阳有山,有湖。山是杭州临安天目山之余脉,湖则完善是在溧阳的境内。湖原本是沾了山的光而得名,可我倒以为,这名儿用于湖比用于山更贴切。
泛舟于天目湖中,但见湖岸逶迤、湖波明澈,湖中倒映着蓝天白云。有走兽从湖上飞过,如点点音符在湖天之间飘动。远望湖畔山岚,一脉青影在云天间升沉,山虽不高,却使这江南水乡的地平线变得和湖岸一样柔曼迂回。山影投在湖波中,晃动着一片墨绿的光影,使原本明澈的湖水变得深不成测。
游船拐过一个半岛的岬角,一道拦湖大坝赫然显现,坝的一端隆起一座太公山,山上高高屹立一尊姜尚的大型雕塑。已往只知常熟有一尚湖,传说因《封神榜》中的姜尚在此垂纶而得名,却不知他何时也到天目湖来隐居垂钓过。我不愿为太古年代的神话费心考据,宁可信赖溧阳版本的姜太公垂纶是真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能让姜子牙飘忽的仙姿与这里秀美的湖山叠影,使古代人的想象之翼直飞九天,岂不更好?!
大概是天目湖的美景还藏于深闺无人知晓,这里的安谧,与人流如织的别的景区构成了宏大反差,她的幽情使得刚刚饱受拥堵之苦的我,将全部的心情都消融在这一汪碧绿之中,恣意享用着充盈心灵的静美与安适。
驶过葱葱郁郁的龙兴岛、湖里山、怡心岛,游船停靠在乡村故乡,沿着木栈道持续前行,我们一行人登上了绣球岛。奇异的是,此岛并无绣球花却有美丽茶,她以茶岛茶韵而出名。走在酥润的故乡幽径,闻得最多的香、看得最多的绿,便来自那漫山的蓊郁茶树,谓之"茶之乡"绝不为过。溧阳自古是茶乡,天目湖的水气孕育的茶更是极品。
在岛的制高点上,一把东坡提梁紫砂壶,傲立在天水之间。望着这被称为"天下第一壶"的巨型之作,我的嗓子不免生出干渴感,随即与伙伴分开湖边的凉亭中小憩,招呼景区的"阿庆嫂"上溧阳白茶。所谓白茶,是用早春季候采摘的细嫩、叶背多白绒毛的芽叶制造而成,加工时不揉不炒,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绒毛在茶的外表完备保存下去。其特点是毫色洁白、芽头肥硕、叶底嫩匀、汤色浅黄、味道鲜醇,有"绿装素裹"之美感,乃茶中之珍品。
我是热爱茶道的,平日里种种名茶没少喝,可唯独没品过白茶。那天,我们冲泡的是溧阳白茶之上乘"白毫银针"。待到茶杯端上去,观其翠芽,根根直立、上下显现、翩翩起舞;品其香味,齿颊留甘、清韵悠长、萦绕不停,说色、味、形、神俱佳并不为过。我真的被溧阳白茶折服了,恍然间就有了一种"佳茗似佳丽"的以为,只是这佳丽并非前人所说的美色,而是溧阳之人杰。此时,凭湖远眺,慢饮细酌,茶香弥漫,浮想联翩,有点飘飘欲仙了。在山川美景中饮茶,比之茶室里更有一番意境。
履历了小半天的急遽与惬意,夜幕到临了。天目湖沉稳地睡去,安谧的像一个酣意正浓的处子。而依湖而建的天目湖宾馆却灯火透明,繁华不凡,竟掉臂了对湖女好梦的惊扰。原本,这里是出名的天目湖砂锅鱼头始创地,那些远远近近生生疏疏的食客,为图一个"正宗",不约而同地会萃在了一同。
都说吃鱼的人智慧,而鱼之精华局部,恐非鱼头莫属了,我想此话一定有封建真理的。更何况,天目湖砂锅鱼头,选用的是天目湖水体中野生的大花鲢鱼头作质料,并用干净的天目湖水做汤基,接纳共同的烹制工艺秘制而成,属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经这里的特级厨师近三十年的专心研发,现已成为中国美食天地的一枝奇葩。"不吃砂锅鱼头,妄到天目湖游",溧阳陌头的倾销词语真是吊足了我们的胃口。
但凡宴请宾客,吃得就是个礼数,总要讲些步骤。约莫是"好戏压轴",那晚的砂锅鱼头,是最初一道上桌的菜。在我这腹中的"馋虫"一次又一次搅闹中,两名办事生抬进一个特制的朱赤色大砂锅,端放在餐桌的中央。餐厅小姐引导我们摘下了一条风雅的彩带封条,揭开了天目湖砂锅鱼头的奥秘面纱。
但见:一只鲜香四溢的大花鲢鱼头,卧在遮掩着星星绿叶的乳白色汤汁里。那鱼头,骨软肉滑,不烂不散,酥中带韧,一丝丝、一片片、一团团的胶质,像琼脂,似果冻,鲜而不腥,肥而不腻;那汤汁,甜、酸、鲜、辣多种味道融在一同,互相提携,既平淡又浓厚,既剧烈又悠长,若像品茗似地用小口徐徐细酌,只觉那味钻入骨髓,直透脑门,弥漫浑身,美好至极。面临云云鲜味佳肴,我这主宾完全没了平日里的文雅,一边不可一世地吃着,一边连声喝彩。
酒足饭饱,趁着余兴安步于湖堤甬道。月光打帘,暮色如帐,万籁俱寂,仅有景区的装饰灯不甘寂寥地闪灼着。冷风阵阵吹来,浑身通透安闲。天目湖的夏夜就如此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内心,让我永久都市记取江南明珠溧阳,记取这里的三绝——湖景、白茶、砂锅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