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演义纪录完全不同:三国三大战争,参战者总计仅有五十万?
不是好汉不读三国,但是读三国不克不及只读演义。放下尊刘贬曹的态度不说,就是“演义神将”的做法,也是谁学了谁谁倒霉:长头发诸葛亮的“锦囊奇策”被没头发凯申照搬,直接指挥到师团,最初前线将帅无从下手,屁滚尿流。
主帅不克不及把前线将士当提线木偶, 明代尹宾商(号白毫子)所著《白豪子兵》说得很好,李云龙和孔捷也专心学习了:“良将用兵,若良医疗病,病万变,药亦万变。”
假如包含刘备在内的季汉将帅每次出征前都揣着诸葛亮事前写好的锦囊,那么后果只能是两个:一、刘备的骨头被曹操拿去敲鼓;二、被打得满头包的刘备逃回后把诸葛亮按在地上摩擦。
?笑话说过,我们言归正传:后汉三国时期,决定大汉王朝运气,大概说决定魏蜀(刘备不会供认本人是什么“蜀国”,以大汉正统自居的刘备团体,准确的称呼是“季汉”)吴三国运气的三次战争,历史纪录跟演义小说也有极大相差乃至完全不同。
这三次大战全部参战人数加起来,恰好是五十万,还不如小说中赤壁之战时曹操一方(八十三万)的人马多。要是论起参战和扑灭人数,赤壁之战能排在第几位也不佳说。
陆逊火烧连营扑灭了刘备几多人马,约莫说出来您都不信:假如七十多万人马被一把火烧光,那么蜀中就没有人了,孙权也不至于被收拢残兵的刘备吓得遣使请和了。
我们今天,就以这三次大战的产生时间为排序,看看历史纪录和演义小说有什么不同,并且由此提出三个成绩: 一、官渡之战,曹军真的可以一个打十个? 二、赤壁之战,曹操的战船被谁烧了? 三、夷陵之战,是扑灭战照旧击溃战?
一、官渡之战,曹军真的可以一个打十个?
?依照《三国演义》的说法,袁绍跟曹操决斗,调集了三十万雄师:“审配、逢纪为统军,田丰、荀谌、许攸为谋士,颜良、文丑为将军,起马军十五万,步兵十五万,共精兵三十万,望黎阳进发。”
出征前,袁绍还特别指示陈琳,写了一篇檄文,问候了曹操的祖宗十九代,在檄文中还创造了“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两个军职,但是历史中诸曹夏侯和五子良将外加许褚典韦,都没当过这个官儿。
袁绍三十万雄师,号称百万(长戟百万,胡骑千群),曹操也不示弱,他也凑了二十五万人马,派出五万让刘岱王忠打着本人的丞相口号去管束刘备,本人亲率二十万雄师迎战袁绍。二十万对三十万,兵力还不算太悬殊。
但是这里就有一个成绩了:官渡之战产生的时分,曹操还不是丞相呢,刘岱王忠又怎样能“打着丞相口号,去徐州攻刘备”?熟读三国历史的人都晓得,官渡之战时,曹操是司空、行车骑将军,直到建安十三年,也就是赤壁之战产生前,大汉天子刘协才封曹操为丞相:“十三年春正月,公还邺,作玄武池以肄舟师。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医生。夏六月,以公(即曹操)为丞相。”
?官渡之战准备阶段,也就是陈琳写檄文的时分,曹操以前击溃了刘备活捉了关羽,具体定时间是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以前不必派刘岱王忠去管束刘备了。
那么产生在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两边震动了几多人马呢?本着“史实孤证不立”的准则,我们多找几处纪录来分析,这些史料都可以证实清代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的说法是靠谱的:“官渡之战,袁绍兵十余万,曹操兵仅十分之一,击破之。”
《三国志》关于官渡之战袁绍兵力的纪录是如此的:建安四年,袁绍举行战争准备,“是时袁绍既并公孙瓒,兼四州之地,众十余万,将进军攻许。《武帝纪》”
袁绍有几十万兵马不假,但是他的土地太大了,各地都要派兵把守,以是可以以变更的步队也就仅有十万:“出宗子谭为青州,以中子熙为幽州,甥高干为并州。众数十万,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字友若,荀彧的亲哥哥)、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董二袁刘传》”
?《后汉书·卷七十四上》的纪录也大抵相反,只不外是语序颠倒了一下:“简精兵十万,骑万匹,欲出攻许,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及南阳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帅。”
这就是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投入了十万兵力,基本可以实锤了。那么曹操事先有几多人呢?依照《资治通鉴》的纪录,官渡之战曹操“以弊卒一万破袁绍”,是可以跟“谢玄以步兵三千摧苻秦”相媲美的:“胜负之变,决于顷刻,不在众寡也。《卷一百三十八·齐纪四》”。打这个比如的人叫卢渊,是北魏秘书监。
综合以上史料,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官渡之战,两边投入总兵力十一万,此中袁绍十万,曹操一万,以是诸葛亮才跟刘备感受:“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地利,抑亦人谋也。”
二、赤壁之战,曹操的战船被谁烧了?
?京剧《群英会》里有这么一段唱词:“曹孟德带领八十三万人马江东往,孙权闻讯意倘佯”。这句话厥后卖绣花针的也学会了,郭德纲在相声里也说过。而这一说法的泉源,还真不仅仅就是《三国演义》:“(曹操)计点马步水军共八十三万,诈称一百万,水陆并进,船骑双行,沿江而来。”
在放纵进兵的时分,曹操还给孙权写了一封充溢吓唬一味的劝降信:“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缔盟好。”
曹操的虚张气势,事先还真吓住了孙权——这个吓住,不是在演义小说,而是在历史里,曹操的确是自称有八十万人马了,这本史料叫做《江表传》,是西晋人虞溥写的:“曹公与权书曰:‘近者奉辞征伐,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得书以示群臣,莫不向(响)震失色。”
?面临号称八十万的曹军,诸葛亮向孙权秀肌肉展现刘备才能:“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兵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兵士亦不下万人。”
听说刘备另有两万人马,孙权十分兴奋(权大悦),他又派出了三万人马开赴前线,此中两万人到场了对曹战役:“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瑜、普为支配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
不管怎样说,曹操的雄师是被孙刘联军顶多四万人顶住大概击溃了,也就是说,曹操即使有八十万人马(这是不成能的),也没有全部参战,不然孙刘联军早就被包了饺子了:“十则围之”,曹操有二十倍的兵力,只需不是秃顶凯申指挥,那是一定会以碾压性的上风得胜的。
那么曹操毕竟有几多人马呢?依照《江表传》中周瑜的说法,是二十三四万:“彼所将中国人,不外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
?周瑜的说法在《三国志·卷六十四·吴书十九》中,也取得了诸葛恪(诸葛瑾之子,诸葛亮之侄)的印证,诸葛恪以成功者的口吻夸大敌(曹)军的数目,说曹操有三十万人马。
如此挤去水分,赤壁之战中三方参战人马都加起来,也不会凌驾三十万,并且毕竟是谁烧了曹操战船,也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说法一、曹操被刘备打得主动撤离烧船,“公至赤壁,与备战,拦阻。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公烧其他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泰半。”
说法二、纵火的是刘备,跟周瑜黄盖没干系,“公(曹操)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纵火,吾徒无类矣。’《山阳公载记》”
说法三、周瑜指派黄盖诈降,“盖放诸船,同时气愤。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
三、夷陵之战,是扑灭战照旧击溃战?
?依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刘备但是带领了七十多万雄师要去跟舅哥孙权玩儿命的:“黄忠为前部先锋;冯习、张南为副将;傅彤、张翼为中军护尉;赵融、廖淳为合后。川将数百员,并五溪番将等,共兵七十五万,择定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出徒。”
这说法固然不靠谱,我们说两点就可以了:第一,黄忠是不成能在刘备的伐吴雄师中抢先锋的,由于他以前在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八月病逝了,而刘备伐吴是章武二年((222年),不仅黄忠不克不及跟随刘备出征,就是马超也以前病得爬不起来了(同年病逝)。第二,刘备伐吴的时分荆州以前丢了,他的蜀中生齿清空,把老头老太太小屁孩能拿起刀枪的都算上,也凑不齐七十五万,由于刘禅投诚的时分,交出了如此的家底清单:“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那么刘备伐吴,带了几多人马呢?我们照旧来看看当事人的说法吧。
?听说妹夫刘备要来抄家,孙权吓坏了,赶忙给曹丕写信求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魏书》”
曹丕收到孙权的鸡毛信,只是给予了精力上的勉励,一兵不发,抱着膀子在旁边看繁华,孙权只好派陆逊带领五万人马迎战:“权命逊为多数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
五万对四万,陆逊有主场之利,击败刘备不敷为奇,但是要说刘备被打得屁滚尿流,那一定是夸大,由于《三国志》中分明写着:“先主自猇亭还秭归,收合散伙兵……秋八月,退军还巫。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
假如不是刘备尚有东山再起的本钱,孙权为什么不一鼓作气直捣成都,反而被吓得低三下四求和?这分析,夷陵之战只是一场击溃战,刘备连营七百里,救了绝大大多兵士的性命,但是却被曹丕讪笑了一番:“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
内幕也正如曹丕分析的那样,陆逊推到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刘备的四万雄师掉头就跑,陆逊即使长了八条腿,也不成能一步超过七百里实行围歼。
结语:细算下去,三大战争参战人数恰好是五十万
?官渡之战,袁绍十万,曹操一万,算计十一万;赤壁之战,曹操二十三四万,孙刘联军四五万,加起来极限是三十万;夷陵之战,刘备四万,陆逊五万,算计九万。三次战争总计参战人数,不多不少,恰好是五十万。
这三大战争都是击溃战,至于为什么不是围歼战,那是由于后汉时期的诸侯争霸,说白了就是几个枭雄在玩“抢椅子”游戏。到场战争的士卒,都是吃粮投军,打顺风仗可以,但想要他们搏命决斗,那是不成能的。
参战兵士才不管刘备对否仁德、曹操对否刁滑,更不管将来的天子姓啥,他们一看苗头不合错误,早就撒丫子开溜了,跑得慢的,也弃甲释兵投诚。好比于禁的七军,几乎一个不少地投诚了关羽——于禁带来的是三万人,关羽向后方移送的战俘也是三万人,这三万人把关羽都吃穷了……
参考史料:《三国志》《山阳公载记》《资治通鉴》《魏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