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走下层︱一株白茶变成十万亩茶田 三代茶农见证一片叶子的致富路
2019-05-03 06:52 | 浙江讯息客户端 监制 应建勇 毛广绘 | 操持 金毅 顾周皓 王蓉蓉 记者 陆文琳 高唯 通讯员 陈雯 计划 潘培 动图 宋诗博
从安吉县城到溪龙乡的白茶一条街,开车只需30分钟。正是春茶采摘期,沿着盘山公路往前,满眼都是碧色的梯形茶园,采茶女忙碌的身影在此中时隐时现。
安吉被称为白茶故乡,每亩白茶收入在万元以上。现在,安吉已建成17万亩标准茶园,总产量1890吨,总产值达25.3亿元。从一株长在深山人未识的野茶,到如今品牌代价达37.76亿元的大产业,这小小一片茶叶的致富路,离不开溪龙乡一位土生土长的茶农——盛振乾。在当地人眼中,没有他就不会种出“安吉白茶”。
一家三代茶农,见证一片叶子的致富路。(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为了探求安吉白茶的宿世今生,我们在春茶季分开安吉县溪龙乡的大山坞茶场。正是新茶上市的时分,开车过去买茶的人络绎不停,后备箱里塞得满满的都是包装好的新茶。盛茗报告我们,上门来买茶的都是熟客,“有很多凌驾30年的老客户,我还没出生的时分,他们以前年年来茶场买茶了。”
96年出生的盛茗现在卖力茶叶的在线贩卖这一块,从爷爷盛振乾开头,种茶这件事在他们家以前传到了第三代。
盛茗
盛振乾是溪龙乡黄杜村大山坞天然村一个地隧道道的农夫。由于爱品茗,也会种茶,上世纪80年代初,他被聘为“浙北地区茶树品种选育实验研讨”课题组的茶技员。1981年,盛振乾从安吉天荒坪镇大溪村的野生白茶树上剪取枝条,引至溪龙乡。颠末一年积极,34株白茶苗生根抽芽,第一代白茶的开发培养就如此在溪龙乡黄杜村寂静告捷了。
到1990年,盛振乾种的“珍稀白茶”扩展到 5.9亩,采摘下去的白茶还给取了一个动听的名字——“玉凤茶”。彼时的安吉白茶还不像如今如此为人熟知,“上世纪80、90年代,安吉茶农种得最多的是‘安吉白片’。这也是绿茶的一种,产量高、着名度也更广。”盛茗的父亲盛勇亮报告我们,莳植白茶的本钱比寻常绿茶大很多,“安吉白茶一年只产一季,还必要在特定的白化期内采摘、加工和制造,前后加起来也就一个月支配。”
白茶“养在闺中人未识”,作为全县第一个茶叶专业户,盛振乾带着四个儿子一步步实验将其推行出去。经过近30年的提高,盛家的茶园从最初的0.5亩提高到1000余亩,年产干茶3万斤支配,大山坞白茶的品牌也在业内徐徐树立。
安吉白茶。
如今,安吉白茶已成了口碑载道的名牌产物,但碍于其单价较高,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怎样让一个老字号茶叶品牌愈加“亲民”?在盛家第三代人眼前,这个成绩徐徐凸显。
三年前,20岁的盛茗在北京完成学业后回抵故乡,开头探究起传统品牌的电商之路。大山坞用了20多年的包装,都是250g的,盛茗便提出在网上卖白茶,改成4g一包的小包装,一整条是50-100g。如此单价下去了,年轻客户也就更能承受了。
作为“茶三代”,盛茗的兄弟姐妹们名字中都有一个“茗”字。爷爷盛振乾固然已不在了,他对茶叶的据守却保存下去,寄予在孙辈身上。“我不会把便宜的茶叶放到网上去卖,宁可少卖一些,也要确保品格。”不满23岁的盛茗既有互联网一代的创新熟悉,也承继了父辈们保卫“安吉白茶”的信心。
小编创访安吉的时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打乱了我们的节奏。冒着大雨走过“白茶一条街”,小编发觉家家户户都在雨中忙碌,仿佛这场大雨对他们而言早已是意料之中。细问之下才知,这一个月是安吉白茶的“黄金时间”,差不多整年三分之二的白茶将在这一个月自销往外地,因此茶农们早就有了“周到安插”,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一片茶叶富了一方百姓,但安吉人也没有听从成规。高端白茶在互联网上卖不动,就用风雅的小包装交换原有的半斤装;大山坞用了20多年的线下包装,如今即将洗面革心;除了茶叶本身,也开头探究白茶茶道干系的知识……新一代茶农们的探究与创新,正在赋予安吉白茶更多的意义,让白茶走向年轻人,走向天下。